公司动态

脱离南斯拉夫的加盟国,如今国家富裕繁荣,前任总统是个美女

脱离南斯拉夫的加盟国,如今国家富裕繁荣,前任总统是个美女



克罗地亚这个东南欧的小国,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它的亚得里亚海海岸线美得像画,或者是《权力的游戏》里杜布罗夫尼克的取景地。

但你知道吗?这个国家从南斯拉夫脱离出来才30多年,现在已经是个经济繁荣、政治稳定的地方。

更别提它的前任总统科琳达·格拉巴尔-基塔罗维奇,不仅能力出众,还被很多人称为“美女总统”。今天咱们就聊聊克罗地亚是怎么从战火中走出来的,经济怎么腾飞的,还有这位美女总统到底给国家带来了啥。

从南斯拉夫到独立

要聊克罗地亚,就得先说说它的“前世”——南斯拉夫。南斯拉夫这国家挺复杂,1918年一战后,克罗地亚跟塞尔维亚、斯洛文尼亚这些地方凑一块儿,成立了塞尔维亚人-克罗地亚人-斯洛文尼亚人王国,后来改名叫南斯拉夫。

二战时,克罗地亚被纳粹德国扶了个傀儡政权,日子不好过。战后,铁托把这块儿地方收拾起来,弄成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,克罗地亚是其中一个加盟共和国。

铁托在的时候,南斯拉夫还算稳,经济也有点起色,毕竟他搞了个“不结盟运动”,在冷战中左右逢源。可1980年铁托一去世,问题就来了。

经济下滑,民族矛盾加剧,各加盟国都开始闹分家。1991年6月25日,克罗地亚通过公投宣布独立,结果跟塞尔维亚干上了。这场战争打了四年,到1995年才算消停,死伤无数,城市被炸得稀巴烂,经济直接瘫痪。

不过,克罗地亚人挺硬气。独立后,他们没抱怨命运,而是咬牙重建。战争刚结束那几年,日子苦得不行,但他们硬是挺过来了。这份韧性,是后来国家能崛起的根本。

太阳集团tyc539

说起克罗地亚的经济,真是个从谷底爬上来的故事。战争刚结束时,通货膨胀高得吓人,工业停摆,失业率飙升。1993年,政府下了狠心,推出“休克疗法”稳定纲领,把通胀压下去,总算给经济喘了口气。

克罗地亚最大的财富是啥?那必须是它的自然条件。1778公里的亚得里亚海海岸线,外加1000多个岛屿,风景美得让人挪不开眼。战争一结束,政府就盯着这块宝,赶紧修基础设施,把旅游业搞起来。

现在,克罗地亚的旅游业牛得很,2023年收入146亿欧元,占GDP的19.6%,游客接近1950万人次。杜布罗夫尼克古城、普利特维采湖这些地方,成了全球游客的打卡点。

脱离南斯拉夫的加盟国,如今国家富裕繁荣,前任总统是个美女

旅游火了,不光是卖风景,还带动了一堆产业。酒店、餐饮、交通,甚至卖纪念品的小摊贩,都跟着沾光。沿海那些小城,靠着游客一年赚得盆满钵满。可以说,旅游业是克罗地亚经济的命根子。

当然,克罗地亚不光靠脸吃饭,工业也有两把刷子。造船业是老传统,尤其里耶卡的船厂,在欧洲排第二,造的船质量高,出口到不少国家。2023年,造船业出口额好几亿欧元,稳稳地撑起经济一块天。

农业也不弱。萨瓦河流域的土地肥沃,小麦、玉米种得不错,葡萄更是拿手好戏。克罗地亚的葡萄酒在国际上有点名气,出口量年年涨。这些产业加一块儿,让克罗地亚的经济结构挺健康,不像有些国家光靠单一产业撑着。

1995年战争刚停时,克罗地亚的人均GDP才4000多美元,日子紧巴巴。现在呢?2023年人均GDP已经1.5万美元,算得上中等发达国家了。

经济增长率这几年一直在3%左右,2024年上半年还涨了3.6%。这速度在欧洲不算慢,说明国家底子扎实。

经济要发展,政治得稳。克罗地亚这点做得挺好,尤其是2015年到2020年科琳达·格拉巴尔-基塔罗维奇当总统那几年。她是克罗地亚第一位女总统,上台时才46岁,年轻有活力,还长得漂亮,国内外都挺关注她。

科琳达是谁?

科琳达1968年出生在里耶卡附近一个小镇,家里条件一般。她读书厉害,拿了好几个学位,还会说好几门外语。后来在外交圈混得风生水起,当过外交部长,还在北约干过公共外交助理秘书长。2015年,她以50.4%的得票率当上总统,成了克罗地亚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元首。

科琳达上台时,克罗地亚刚加入欧盟两年(2013年入的),还在适应新身份。

她干了几件大事:一是稳住国内经济,继续推旅游和工业;二是搞好外交,把克罗地亚在欧盟和北约的地位坐实。她还跑去跟邻国修关系,尤其是塞尔维亚,毕竟两家打过仗,缓和气氛不容易。

国际上,她也挺活跃。2015年访华时,表态支持“一带一路”,还推动中克合作项目。她在任时,克罗地亚经济年年增长,失业率降到10%以下,政治上没啥大乱子,算是给国家打了个好基础。

科琳达不光会治理国家,人缘也好。她性格开朗,爱笑,特别接地气。2018年世界杯,克罗地亚队踢进决赛,她穿着球队球衣去看比赛,输了还去更衣室安慰球员,跟大家抱成一团。这事儿传出去,国内外都夸她真实、不摆架子。她的个人魅力,确实给克罗地亚加了不少分。

中克友谊,合作共赢的典范

说到克罗地亚,就不能不提它跟中国的关系。1992年两国建交,2005年升级成全面合作伙伴关系。科琳达当总统时,中克关系更上一层楼。她2015年访华,明确支持“一带一路”,还欢迎中国企业来投资。

最出名的合作是佩列沙茨大桥。这座桥由中国公司承建,2022年通车,把克罗地亚南北连起来,方便了交通,也带动了经济。2023年,中克贸易额达到18亿美元,中国游客去克罗地亚的也越来越多。两国还在文化、能源领域有不少交流,关系越来越铁。

从中国角度看,克罗地亚的稳定和发展挺值得点赞。它作为一个小国,能在战后崛起,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,跟中国的外交理念挺合拍。两国携手,不光对双方有好处,也给中东欧地区的和平发展添了把柴。

克罗地亚现在的情况,算得上“富裕繁荣”。经济有亮点,政治没大问题,国际地位也不低。2024年上半年GDP增长3.6%,说明势头还在。旅游、工业、农业三条腿走路,让它不怕单一风险。

未来几年,克罗地亚还有不少机会。比如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,跟中国的合作还能再深挖,基础设施、能源这些领域都有潜力。欧盟成员国的身份,也让它能吸引更多投资。加上自然资源丰富,只要政策不出大岔子,日子会越来越好过。

科琳达虽然2020年卸任了,但她的影响还在。她推动的开放政策和国际合作,给克罗地亚留下了宝贵财富。新总统上台后,基本延续了她的路线,国家发展没掉链子。

克罗地亚这30多年的路,走得不容易但很精彩。从南斯拉夫的战火中走出来,到现在经济繁荣、政治稳定,它靠的是人民的韧性和政府的眼光。

旅游业和工业撑起经济,科琳达这样的领导人带来活力,再加上跟中国这样的伙伴合作,克罗地亚硬是把自己从穷国变成了中等发达国家。

这故事听着挺励志。一个小国,只要找准自己的优势,踏实干,再加上点国际眼光,就能翻身。克罗地亚的今天,不光是它自己的成功,也给中东欧地区甚至全世界的小国,树了个榜样。未来,中克关系还能更进一步,共同发展的路还长着呢。

参考资料

克罗地亚国家概况.外交部官网